移民求職

移民即被英國人歧視?融入文化等於失去自己?|大不列癲佬

港人移民,怕被歧視,所以才會有劃地為牢、建構香港城的概念。英國當然有歧視,所以種族仇恨hate crime才會是刑事罪。但與其說是針對種族的滋擾,這邊的歧視更加容易出於定型stereotype,譬如覺得亞洲人比較害羞柔弱,都會說華語或者日文,喜歡吃白飯等等。


種族定型 Stereotype 是家常便飯

癲佬在英國幾年,未直接遇過赤裸裸的歧視,但也有數次被定型的經歷。

(一)有一次跟同事談起踩單車,同事興奮地說:「我們還有幾件公司品牌的單車衫,我可以給你一件細碼啊!」語出之後,便知失言,隨即訕訕補充:「不是說你細小,只是那些車衣通常要穿得比較窄身。」

(二)另一次在藥房找藥,職員問:「你知道這藥的價錢吧,挺貴的。」他語氣倒沒有什麼不敬,而我也沒受冒犯。想了好一陣子,可能他是善意提醒,或者覺得我貌似學生。

(三)另一次有位老闆預備出差到香港,不知我是港人,說笑模仿港人英語口音,另一同事隨即慌忙打個圓場。事後老闆道歉。

這樣的定型固然是出於無知,正如香港人總覺得鬼仔鬼妹比較豪放開朗,白人一定懂英文,煮亞洲菜一定難吃,同出一轍。在歐洲住過便知,以上盡是錯誤定型。


「融入文化」與「做自己」該如何平衡?

到底人在異鄉,應該盡力融入當地,還是留在港人圈子?

學習陌生的文化,是對身份認同的大挑戰。每個人成長歷程裏都有獨一的語言、價值、回憶,要真正學習一套新文化,偶爾要虛心放下固有的框架。

例如說,要跟本地人結交,便要強逼自己去派對喝酒;本地人談戀愛喜歡獨立,所以要壓抑港人出雙入對的習慣;本地人職場上尤其討厭作狀和吹擂(”taking oneself too seriously”),所以要擱下菁英心態;本地人低調保守,所以大情大性的人要壓抑情緒。

但融入並不等於全面否定和放棄自己的價值,有些人為了融入外地圈子,拋下框架之餘,還要逼自己改變性格來迎合他人,連自我認同(self identity)都慢慢摧毀,內心卻其實承受著龐大的無力和撕裂感。


人在異地 更能了解真正自己

佛偈有云:「見水還是水,見山還是山」。人在異鄉是一個自我探索、去蕪存菁的過程。若干年後,吸收了新文化的優點,返照原始的價值觀,自己仍然是那個自己,不過內心早已變得更強更大。

文章摘自-大不列癲佬

Follow全新線上職場學習平台sofasoda

緊貼職場最新動態!即上bio link提升職場未來力!

追蹤

想固定吸收未來力嗎

訂閱沙發練習室,每兩週會有更新的內容

您的訂閱需求已成功送出!
無效的電子郵件,請重新輸入

想固定吸收未來力嗎

訂閱沙發練習室,每兩週會有更新的內容

您的訂閱需求已成功送出!
無效的電子郵件,請重新輸入

Explore the latest posts

Subscribe to receive the latest blog posts and updates.

您的訂閱需求已成功送出!
無效的電子郵件,請重新輸入